东盟观察丨美“对等关税”下亚洲推出经济增长路径:构建中国-东盟共同市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 时间:
  • 浏览:1
  • 来源:加密货币资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深圳报道

美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的冲击波及全球。4月初,亚太股市出现巨震,投资者越发担心全球经济因美国关税政策而陷入衰退。

在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当下,中国和东盟要如何看待中国—东盟共同市场建设的机遇和挑战?东盟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和区域合作的枢纽,中国和东盟要如何在供应链领域展开合作?

4月26日-27日,第三届中国—东盟经济关系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本次研讨会以“高水平开放与中国—东盟共同市场”为主题,由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共同主办,邀请到来自新加坡、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海内外专家和学者,为中国和东盟的合作提供前瞻性思路与务实建议,助力区域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研讨会期间,主办方发布了两项成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赖格就其新书《东亚的弱区域主义何以有效:超越雁行模式》进行了专题发布,深入探讨“东亚地区为何未能形成欧盟式经济一体化联盟”这一核心问题。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柯怡安则在发布报告《探索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单一市场》时指出,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东盟产供链合作的关键领域。

“特朗普2.0”下的中国—东盟共同市场

美国滥施关税打击全球多国,东南亚国家正积极寻求对策缓解关税压力。与此同时,中国也在与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当前,双方的合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外部重重贸易“逆风”下,中国与东盟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引发广泛关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表示,去年10月,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宣布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世界范围的自由贸易都在快速发展。但同时,他也指出自由贸易面临的“逆风”,“自特朗普发起关税战之后,该地区的不少经济体都受到了重大的影响。我们也不确定关税战什么时候会结束。”

越南中央政策战略委员会政策战略研究院(IPS)院长陈氏红明指出,因遭遇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今年部分经济体如越南,已经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期。目前可以看到,新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经济增长,但全球增长仍是不平衡的。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构建更加包容、开放的全球经济。

在此背景下,中国和东盟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占我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到16.6%。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陈光炎认为,这显示出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关系是高互补性的,新加坡在其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如促进中国投资、使中国资本流入整个东盟区域等。

会上,陈氏红明也对中国和东盟的贸易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她表示,首先,东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货物贸易,那双方必须有更好的贸易协定,来确保中国和东盟供应链实现再平衡。政策框架能够帮助中国东盟以及东盟内部各成员国更深层次的经济发展。其次,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和其他方面的合作也在出现新的动向,包括新的支付系统等,这些都会提高贸易的便利性和效率。对于东盟经济体来说,也需要发展供应链,所以服务和贸易可以说是下一阶段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重点。

数据显示,中国是东盟的第二大外国投资来源地。陈氏红明表示,来自中国的投资,帮助了东盟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了它们的制造基础,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来自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进一步帮助了东盟国家的技术转移,加强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多元化,“与中国的全面合作,帮助东盟经济体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

当前,东盟承接了众多来自中国的产业。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区域经济和印度尼西亚项目访问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兼职助理教授Maria Monica WIHARDJA通过数据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投资增加以及东盟与中国贸易逆差扩大的影响,她指出,中国的投资和产品使东南亚国家的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还有利于建立全球贸易秩序、推动全球商品自由流通以及全球数字化治理。

中国东盟开展供应链合作

对未来的战略构想,郑永年提到推进中国-东盟共同市场的建设。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执行院长何冬妮曾解释称,中国-东盟共同市场是超越传统自贸协定框架的构想,此框架覆盖的内容有别于刚刚结束谈判的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本,中国-东盟共同市场是更高水平的经济一体化安排,它在自贸区的基础上,推动资源要素在成员之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何冬妮表示,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威胁到世贸组织的框架,包括双边以及地区的贸易协定,这就需要我们快速地重构全球的供应链,推动全球产业稳定性以及贡献地区经济一体化。中国以及东盟需要提出一个亚洲的解决方案。面对当下盛行的单边主义逆风,中国也提出了单边开放措施,推动与东盟的合作。

会上,有专家提出通过区域贸易链合作抵御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

广西财经学院校长、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范祚军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本质是贸易霸凌和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中国应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构建以中国为轴心的多个区域经济发展安全网。他认为,中国应对的关键在于加强同东盟国家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具体举措包括加强多边机制下的政策协调、深化基础设施合作、提升经贸合作质量、拓展资金融通渠道、加强文化合作交流。

中国和东盟展开供应链合作,具体在行业中要如何实践?马来西亚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董事陈奕康以半导体合作举例,他指出,马来西亚乃至东盟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尤其在芯片检测与封装环节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并在近年地缘政治变化和供应链重组趋势中成为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他强调,东盟国家间需从竞争走向协作,并与中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研发设计能力不足、人才短缺等挑战,通过共同创新提升价值链韧性与水平,利用区域的稳定性和中立性,如马来西亚致力于成为“战略性的桥梁”来支持中国与东盟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当前全球价值链正经历深刻重塑,在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重心已从单纯追求效率转向更加注重安全与韧性。”泰国国立法政大学商学院国际商务、物流与运输系教授Pavida PANANOND分析指出,在此背景下,东盟国家应认识到自身从“亚洲工厂”向重要“亚洲市场”的角色转变,通过加强区域内合作、提升本土供应商能力、发展服务区域内部需求的价值链,即“东盟生产、东盟消费”,并强化公私部门对话,以此来应对全球供应链碎片化挑战,支持中国与东盟企业的可持续国际化发展。

围绕着未来要如何继续深化中国和东盟合作的话题,郑永年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东盟不可以内部分裂,一旦分裂,不仅东盟的经济体会受到重大影响,也不利于地区的稳定;第二,无论是中国还是东盟都应保持开放,尤其是中国,应致力于推动高水平的开放、包容性的多边主义,并继续加强其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推进与东盟关系的发展;第三,中国—东盟也应该为世界多边主义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解决措施,建立中国—东盟共同市场,来推动地区的和平稳定及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推“她经济”,金砖国家女性迎来崭新发展机遇

当前,金砖国家女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东盟观察丨美“对等关税”下亚洲推出经济增长路径:构建中国-东盟共同市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东盟也应该为世界多边主义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解决措施,建立中国—东盟共同市场,来推动地区的和平稳定及发展。

2025-04-28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推“她经济”,金砖国家女性迎来崭新发展机遇

当前,金砖国家女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04-28

CBN丨China is confident of achieving full-year growth targets: NDRC

返回21经济网首页>>分享到:×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全球财经连线|政策组合拳或助A股持续企稳回升,后

2025-04-28

21全球观察丨日本米价连续6个月创新高,超市限购飞去邻国“背米”?21记者实地调查

返回21经济网首页>>分享到:×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CBN丨Chinaisconfidentofac

2025-04-28